1)第675章 太子重疾!大唐国祚该如何传承?_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5章太子重疾!大唐国祚该如何传承?

  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半年时间已过。

  雪花在长安飘落,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与白相映成趣。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街头巷尾窜来窜去,年味儿挠的一下就上来了。

  “新年喜乐,新年喜乐。”

  “恭喜发财!瑞雪兆丰年,贞观十五年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这全赖陛下洪福,咱大唐百姓才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从古至今,翻书瞧瞧,没有比咱贞观朝老百姓日子过得更舒坦的了!”

  “是啊,不过,也不光是陛下一人之功,咱大唐的名臣,如太子太师徐公,左右仆射房公、长孙公,那可都是历朝历代罕见的贤臣,有他们的辅佐,大唐岂能不昌盛?”

  “说得没错……走走,一起喝一杯去?”

  “……”

  街头巷尾,人们攀谈着,脸上皆是挂着笑容。

  国力的强盛,是真正能让每个老百姓都得到增益的,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繁荣稳定的国度,人们才能做好事业,施展自身的抱负。

  后世有人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那纯粹就是放屁!

  没有国家的崛起,小民谈何尊严?

  国家衰弱,民众唯有无尽的艰难和屈辱,若大唐只是个孱弱小国,这长安的老百姓哪里还能站在街道上谈笑风生?

  怕是一不小心,就被突厥人抓去做两脚羊了。

  太极宫,两仪殿外。

  李世民倚靠着栏杆,望着灯火通明的长安城,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今年的灯笼,似乎比去年要多一些啊。”

  他轻声道。

  长孙无忌站在身侧,连道:

  “臣也发现了,这说明老百姓们一年比一年富强了,臣估摸着,明年这大红灯笼还要更多。”

  “这都是陛下治国的成效啊!”

  此言一出,身边众臣皆是附和:

  “是啊,短短十几年,整个国家都焕然一新了!听说今年的粮价又跌了,要不是官府管控着底价,怕是粮食都要白送了!哈哈哈……”

  “粮食多到吃不完,历朝历代,也唯有咱大唐了吧?听说今年新生的娃儿又翻番了,这十年,人口也快翻了有一倍了吧?”

  “户部有账册记录,可不止一倍!”

  “真乃盛世啊……”

  “是啊,盛世,贞观盛世!”

  今天是除夕夜,能进宫来参加皇帝夜宴的,都是跺一跺脚长安城都能抖三抖的人物。

  一些平时不怎么参与政务,但却和李世民亲近的臣子都来了。

  特别是天策府的家臣宿将,只要还没去世的,尽数被邀请到场,共享盛宴!

  一道道赞叹之声传入李世民的耳中,让他的嘴角都不自觉的微微上扬。

  他轻抚着鬓角的白发,轻声道:

  “治理国家有了实在的成效,也不枉费朕这两鬓都斑白了,老了啊……”

  “就是不知道能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