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章 故友来访_走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入,这倒是个好买卖,若是曰后台湾真的发展起来,说不定我们会全家都迁到台湾去。”李政也十分惊喜的道,他相信周重不会骗自己,现在台湾府虽然大部分都还是荒芜一片,但随着灾民的不断迁入,曰后肯定会兴旺起来,现在正是抢占先机的好时候。

  听到李政提起台湾修建港口的事,周重也是十分兴奋,因为这件事就是他提出来,台湾本来就是个海岛,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非常适合发展海贸,所以港口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允许商人们出次建港,然后拥有港口的收益年限,等到年限过后,港口就会被官府收回,这样一来商人即赚了钱,官府也得到了一座设施齐备的港口。

  聊了几句关于台湾的事,周重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当下开口问道:“伯劳兄,上次的乡试你们都参加了吗,考试结果怎么样,有没有中举?”

  听到周重问起乡试的事,只见李政叹了口气道:“别提了,上次乡试我与明伦兄、方士兄都去了,结果明伦兄和方士兄都是考过了,唯独小弟我没有考上,最后连和他们一起进京的资格都没有,只有再等三年了!”

  “伯劳兄不必气馁,你的年纪本来就比明伦兄和方士兄要小的多,只要这三年再努力一下,以你的才学肯定可以考上的!”周重听到郑经和张况都考上了,唯独只有李政落榜,当下只能好文安慰道。

  “对了,明伦兄和方士兄既然都已经中举,那他们在京城考的如何?这段时间我一直忙着总督府的事,实在无暇**关注科举的事。”周重这时再次有些关心的问题,若是张锐和郑经都能高中的话,那他就可以向正德要人,让他们在自己的总督府任职,这样不但自己多了两个好帮手,同时对郑经和张锐曰后的仕途发展也有好处。

  听到周重问起郑经和张锐的情况,只见李政再次苦笑一声道:“三年一次的会试云集了全天下最有才华的举子,但是每次只取百十名进士,明伦兄和方士兄虽然才学不错,但其它的举子也同样都是饱读诗书,所以这次他们两个也是双双落榜,现在都已经回到松江闭门读书了。”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与后世的高考相比,科举才是真正的独木桥,每三年才取一两百人,可全天下的读书人却足有上百万,所以落榜就成为了大部分读书人的归宿,甚至有些读书人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中,由此可知科举是多么的艰难。

  既然李政三人都没能高中,周重也不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而是开始问起李政这几年的生活,比如他知道去年夏天李政已经成婚了,可惜当时周重在马六甲城,根本回不来,所以只能让人送去一些贺礼。

  提起自己的婚姻,李政也表现的十分兴奋,因为据他所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