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理念的差别_走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和也是持相同的态度。

  “李公,周重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提出开办军校这么荒诞不经的事,不过以陛下的脾气,这个提议恐怕会很对陛下的胃口,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陛下肯定会同意,若是我们再不想办法阻止的话,恐怕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军校开办起来了!”李东阳的府邸书房内,杨廷和一边在书房里来回走动,一边十分焦急的开口道。

  “嗯,自从周重做了官后。的确越来越放肆了,这次竟然想出来军校的这样的事来取悦陛下,简直是拿朝廷大事当做儿戏,看来我们之前对周重还是太过宽容了!”年老的李东阳也是抚着白须开口道。

  李东阳和杨廷和之所以反对建立军校,并不仅仅是因为担心武将们再次团结起来。从而威胁到文官集团的利益,另外他们也有自己坚持的理由。

  李东阳和杨廷和都是纯粹的文臣,这点他们与杨一清不同,至少杨一清在西北担任官职多年,而且还亲自带过兵打过仗,对于大明的军备情况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点李东阳两人就无法与杨一清相比,至少他们就一直坚定的认为,武将绝对不能拥有与文官相等的地位,否则大明迟早都会被这些武将搞的一团糟,当初大唐就是因为重武轻文,虽然可以强盛一时,但却给后来埋下了内乱的祸根。

  虽然李东阳和杨廷和的职位要比杨一清高,但是对于大明的武备情况,他们却没有杨一清看的清楚,而且他们重文轻武的观念早已经根深蒂固,哪怕是别人把事实摆放在他们面前,恐怕也不容易说服他们,这就是理念上的差别,根本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

  “李公,现在周重的奏折已经送到宫里,陛下肯定已经看到了,而且我刚刚接到消息,正在兵部办公的应宁兄忽然接到陛下的召见,现在人已经进宫了,另外一同进宫的还有统领三千营的咸宁候仇钺,听说连宫的张永也去了豹房,这三人都是知兵之人,却在这个关键时刻被陛下召集到豹房,您看他们会不会被陛下召集过去商议军校的事情了?”杨廷和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并且将自己刚才接到的消息讲了出来。

  李东阳听到杨一清竟然也被召入宫中,当时也是脸色一变,沉吟了片刻终于开口道:“陛下把一个将军和一个兵部尚书召入宫中,而且还有一个做过监军的张永,恰巧又是在周重的奏折刚刚送入宫中,看来十有**是商议军校的事了,其中张永和仇钺也就罢了,我担心应宁他……”

  李东阳说到最后时,整个人站在那里沉吟不决,杨廷和看到这里则有些奇怪的道:“怎么,李公是担心应宁兄当着陛下的面反对军校的事,从而与陛下起冲突吗?”

  杨廷和虽然与杨一清同朝为官,但他与杨一清仅仅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