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新世纪之王_1990:从鲍家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露头角,也没什么大名气。

  《开端》的原版配器是西洋管弦乐器,还配了一些比较西化的鼓点,而周彦拿过来之后根据竹笛的音色以及演奏技巧做了一些改编,跟原版听起来区别还挺大的。

  不过当年周彦还是没有选择把这首曲子放进《三国》里面,因为即便是改编版的,还是跟《三国》整体配乐风格不太契合。

  其实《赤壁》里面有三段音乐周彦印象最深,一个是这首《开端》,另一个周瑜他们弹的古琴曲子,最后一个是周瑜的军队在操练的时候,一个孩童在山坡上吹的那段笛子。

  这三段音乐,周彦最喜欢的是那段古琴曲,是他们央音的老师唐建平写的,但是电影里面穿帮太多了,连演奏时琴摆放的位置都能错,道具组跟现场的音乐指导太不合格了,此类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

  曲子是唐建平写的,而周彦对唐建平是非常了解,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系的同事。

  唐建平对中国民族乐器非常了解,但凡导演能够咨询一下唐建平,也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孩童吹奏的那段笛曲,周彦也挺喜欢,但这一段是岩代太郎的大失误。

  这段笛曲的调式是“雅乐七声羽调式”,这种调式具有波斯风格,在中国西北地区倒是可以听到,但是在江南的音乐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一个孩童吹出来实在有点离谱。

  岩代太郎根本不了解这些东西,所以在给电影配乐的时候,很容易就脱离现实。

  这也是找一个外国人做配乐指导的问题所在,岩代太郎的音乐素养当然没问题,但是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把握不够准确。

  后来一些中国电影在拍摄的时候,会选择外国的音乐人担任配乐指导,妄图搞“国际化”,但事实上很多效果都不太好。

  其实岩代太郎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让周彦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部电影《天地英雄》,导演找了印度知名配乐师拉赫曼担任电影配乐。

  拉赫曼的水平当然是没问题的,他是一名享誉全球的音乐人,但是他的风格跟中国电影并不契合,导致《天地英雄》的音乐单拎出来挺好听的,而放在电影里面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而且周彦认为《天地英雄》里面的音乐段落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点像是一部音乐片,有些地方音乐的段落跟段落之间也接得太紧,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不仅仅影响削弱了电影画面本身,也削弱了音乐的作用。

  如果《天地英雄》能够找赵纪平或者的其他一些优秀的中国配乐师来担任配乐指导,那么音乐方面的表现肯定会更好。

  但是某段时期,国人太过缺乏自信,总是喜欢追求国际化。

  在电影方面,只要跟奥斯卡有关,就会无脑的相信。

  改编过后的《开端》篇幅略长,总共有接近六分钟,不过周彦计划,再把这个版本编长一点。

  清音坊成团之后,虽然可以靠着他之前的那些老曲子去发展,但还是差了点意思。

  所以周彦就想给清音坊留点曲子,让观众以后只要听到这些曲子,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清音坊。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