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后世的名家,此时在干嘛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妈天天为这事发愁。

  “你也是瞎操心,”江山扔给江妈一只最大的苹果:“人家爱人孩子都不着急,你倒先急上了。”

  “这事也不能总拖着吧。”

  “妈你可别添乱,家里好不容易清净几天,再说嫂子是回家学习的,可不能阻止人家进步。”

  说完,咬着一只苹果进了里屋,趴在写字桌上进入了战斗状态。

  “回来了?”老二江河两手盘着弟弟扔来的苹果:“你说他们会分配個什么样的工作给我?”

  江山转头看他:“今天去人事局了?”

  “去了,”江河点头:“还是让先等着,说好工作都在后面,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放心吧,要相信政府。”

  江山心里清楚,知青回城后往往着急进厂,但先分配的那几批,倒反而没有后来的单位好。

  “我看你最近都在画画,”江河也趴在了写字桌上:“这是小人书吧。”

  “没错,就是小人书。”

  今天,江山已经在画第十五张了,按照自己每天五张的速度,再有个四、五天就可以交稿了。

  要知道,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插画师,每天也顶多完成一两张画稿,更有甚者三、四天才能完成一张画稿。

  70年代末,此时还未形成美术市场,国画、油画作品除了美术馆、宾馆少量收购以外,社会上几乎无人问津。

  画家为了生计,只能通过画连环画挣稿费,程十发、陈逸飞、罗中立等日后著名的画家,此时正和江山一样,都在忙着画小人书。

  这些巨匠当年,速度的是真速度,但较真的也是特认真。

  孟昭胜为了创作《龙泽》,在内梦古体验生活了一个多月。画《朱/德的故事》时,也曾到过井冈山体验生活。

  江山自己也没想到,上一世坚持临摹了四五年的小人书,竟成了来世的金手指。

  不用构图,信手拈来。

  “哥,”

  江山忍不住对二哥说道:“伱猜我画一页小人书能拿多少稿费?”

  江河看着他,果然画这玩意有钱拿:“怎么也得……5毛吧。”

  “这个数。”江山伸出三只手指。

  “三毛?”

  三根手指晃了晃。

  “三……块?”

  “对啰。”

  “我的天。”江河吃惊不小。

  稍后,他拉开抽屉拿出两张白纸,确切的说也不是白纸,因为上面也有画面。

  “老三,帮哥掌掌眼。”

  江山微微瞥了一眼:“嗯?这是你画的?”

  虽不专业,可也有些绘画技巧。

  “你别说,还真有门,”江山又凑近了些:“你这应该是画过一阵了吧。”

  “开玩笑,哥当年也没闲着,周围三四个村子的大字/报,全给我包圆了,”

  这也是江河唯一觉得骄傲的事:“不然,就我这身子骨,哪有余粮寄给你。”

  江山此时才注意到,二哥又把苹果重新放在了自己眼前。

  一阵莫名的感动,谁说老天爷只开玩笑不开眼。

  虽然,上一世在最辉煌的时候把自己摘走了,却又在这一世,补给了自己一大家子的亲人。

  虽说穷是穷了点,但钱可以由自己来挣啊!

  “二哥,”江山看出了江河的心思:“你是不是想学画。”

  “不,我想挣钱,”江河说的非常坚定:“但如果画画能挣钱,我就想学。“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