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章 都不是一般人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二十章都不是一般人这一会的李若诚,把毛巾往竹椅旁的小凳上那么一搁,就端起了自己的白瓷杯。

  这位《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汉达,放在李若诚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学大家的逆袭劳模。

  “我所知道的林汉达先生,打小就苦的很,8岁就被送到地主家去当小工了。

  这小工一做就是5年,到13岁时父亲准备把他送去米铺当学徒,好在被他一远方姑妈给拦了下来。

  他这位姑妈念他聪明好学,就资助林汉达上了教会学校……”

  从此,林汉达就开始了自己手不释卷的校园生活,并一路卷成了燕京大学的教授、教务长……教育司司长。

  “大学毕业后,林汉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师,28岁时又进入了浦江的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

  李若诚看着江山说道:

  “在此期间,他编写了一本教材叫《标准英语课本》,销量直逼林语堂的《开明英语课本》。

  于是,林语堂所在的出版商‘开明书店’就控告林汉达抄袭,

  然后,林汉达所在的‘世界书局’又反诉对方诬陷。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有林汉达这号人物的。”

  这个时候,还没等江山开口,邱岳峰就忍不住问道:“那之后究竟是谁赢了官司?”

  李若诚笑道:“当然是林汉达的世界书局赢了,他们要没足够的把握,也不会反诉对方污蔑了。

  不过因为林语堂的声望过于显赫,当时的教育部次长就劝说林汉达撤诉。

  还对他说了一句话:人家是留美博士,你是什么?”

  就因为这句话,林汉达回家就揣上了400美金,远赴米国勤工俭学。

  两年半后,他不但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揣回了500美元。

  “林汉达翻译有个特色,”李若诚说道:“就是素译。”

  “素译?”江山还是第一次听这个词:“什么是素译。”

  一旁的胡啸又扔给他一支烟:“就是简译,取其精华部分,丢掉没有意义的部分,在我们这也叫为大忙人着想的翻译。”

  “这事也是巧了,”李若诚笑着解释:

  “林汉达当时翻译的几本书,多与国外历史有关,为了不让书变得过厚过贵。

  他就去掉不重要的部分,这样出版后的书,即使是穷人家的孩子也能看得起。

  没想到,这样译出来的书,很合一些大忙人的胃口。

  因为他们没时间看那些国外的风景菜肴,只想了解他们的故事。”

  江山点点头:“这就说,我只要知道男主角的早饭吃了些什么,至于这饭是怎么一步步做成的,就直接省了。”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李若诚点了点头:“这林汉达译的书还有个特点,全都用燕京话来翻译。”

  “他不是浙省人嘛?”

  “他在咱们浦江成家立业呢,”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