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五章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三百零五章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黄浦江畔、和平饭店。

  窗外随处可见的复古西洋建筑,早已褪去了曾经的纸醉金迷。

  客房内,二位远到而来的香江客人,正微笑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年轻人。

  面对少走了几十年弯路的江山同志,即便是号称香江四大才子的黄沾,也必须得每隔5分钟就愣上一会。

  “都知道宣传产品离不开广告,”

  当江山手中的烟冉冉升起时,陈佩丝和黄沾也陪点了一支:

  “真正成功的广告,必须叫人念念不忘、余音绕心,那才叫本事!”

  林燕妮抬手将一缕秀发别于耳后,默默瞥了眼黄沾。

  这小子说的不就是他自己嘛!

  他的那几支广告,早在香江出尽风头了。

  “但还有一种广告形式,不但能令群众念念不忘,还能将品牌印象刻在脑子里,”江山继续说道: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出场了!所以我觉得,但凡是一个成功的品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bgm。”

  “bgm?”

  一脸问号的黄与林,相互看了看:“什么是bgm?”

  “所谓bgm,就是Backgroundmusic的缩写,”江山科普道:“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背景音乐。”

  《天龙八部》里的乔峰、《黄飞鸿》里的黄飞鸿、《赌神》的周润发、《加勒比海盗》的杰克船长、《碟中谍》的汤姆克鲁斯、《银河护卫队》里的星爵……

  这些自带bgm的人物,每每出场,节奏必响!

  “噢!”

  黄沾和林燕妮点了点头。

  没想到,内地知识青年的知识如此博杂。

  “不过,我更喜欢称呼它为广告曲,”江知识青年说道:

  “早在1880年时,意大利的著名旅游城市那不勒斯,斥巨资为自家的维苏威火山装了一部登山缆车。

  为了扩大影响,那不勒斯政府特邀知名音乐人编写了一支名为《登山缆车》的歌曲。

  全世界第一首广告曲,就这样诞生了。”

  见江山忽然不言语了,听得正来劲的黄沾赶紧问道:“后来呢,这歌后来怎么样了?”

  “这歌出现的时辰太早,当时连广播都没有,就更别提传播了,”江山继续往下说:

  “但好在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的地盘,六年后,德-国的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来了……”

  当时他听了《登山缆车》后,误以为是当地的一民谣。

  回去后,就把这曲子揉进了自己的《意大利交响诗》。

  结果很快就被人给告了。

  就在施特劳斯支付了一笔版权费后,俄-罗斯的作曲家高沙科夫,也将这曲子加进了自己的《那不勒斯民谣》里。

  毫无疑问,他也给告了。

  说到这,江山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瞧瞧人家的版权意识,这可还是1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