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破冰时刻来了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破冰时刻来了

  “早在几个月前,沿海几个城市已经开始流行喇叭裤了。”

  江山的话在继续,两位哥哥默不作声的走在一旁。

  “其实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鸡窝头、墨镜,男的女的都在穿,可比我们这时髦多了。”

  按照老三口中的描述,江海和江河立刻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

  江海忍不住甩了甩头:“这能好看?”

  江河斩钉截铁:“打死我也不穿喇叭裤。”

  江山笑了:“你们瞧不上他们,他们也看不上我们。”

  江山说的没错。

  此时,与香江一江之隔的几个城市,随处可见一些留着长发、身穿喇叭裤、箭头皮鞋的年轻人。

  这帮“潮服”不要命的追求个性、释放压抑。

  此壮举,在保守势力面前,根本没眼看。

  不男不女、妖里妖/气、成何体统?

  于是,街头巷尾忽然冒出一帮大爷大妈,他们也不要命的追求个性、释放压抑。

  随后,双方战队开展了激烈的拉扯战。

  总的来说,控场经验十足的大爷大妈们,始终占着上风。

  在他们的造势下,这帮年轻人的父母、老师开始手持剪刀,守在家里和学校……

  就在这帮小时髦,毫无招架之力的时候,十月到了,《望乡》和《追捕》来了。

  起初,这两部曰本电影上映没多久,关于喇叭裤的战争,由沿海发展至全国开花。

  易钟天所在的武汗大学校领导,为表高度警惕,特意拉起了醒目的标语:

  “喇叭裤能吹响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易钟天立刻一马当先,联合一帮学生在标语上回写道:

  “请问什么裤子能吹响?”

  内撕的事情一大堆……

  当,一个矛盾极速上升到顶端时,它就会由峰值转向谷底。

  真正救了这帮年轻人的,却仍是《追捕》和《望乡》。

  但,解决问题的幕后助攻手,却是媒体。

  此时,巴/金在《大工报》发表的文章:“谈谈望乡”,已经从侧面为喇叭裤发声了。

  ……

  江山看了眼身边的大哥,啧着嘴说道:

  “说起来,你也是一报总编,面对多元化的社会,这点包容心都没有?”

  江海可不承认这点:“他们想穿就穿,我又没拦着。”

  江山:“没拦着也没支持啊。”

  江海:“我干嘛要支持他们?再说他们穿不穿喇叭裤,关我什么事?”

  话音刚落,江山和江河同时脚步一停,直直的看着老大。

  继续向前走了两步,才反应过来的江海终于悟了:

  “得,还真与我有关了。”

  他此时才想起,就在十多分钟前,他也是喇叭裤团队的成员之一。

  说话间,兄弟三人走到了南/京东路市图书馆的大门前。

  脚步再次停下。

  此时已经过了晚上十点,可图书馆里仍旧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这些人大都20岁左右,满脸都是焦虑也满眼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