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邮政老大哥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邮政老大哥

  同样,捧着算盘的老编辑,也正在心里盘算着。

  眼前这位小同志,怎么瞧着比自家总编还要老练。

  之后,这位老练的小同志和总编江海,一块护送今晚的大夜编,

  将这份颇具时代气息、又夹带私货的《浦江日报》定稿,送到了印刷工人的手中。

  江海沉着脸,目光没有片刻的转移,死盯着那份定稿。

  制版师傅被总编盯的有些发毛,第一时间意识到,以后不能在车间打牌了。

  看着师傅走进车间的背影,江海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喃喃道:“浦江日报的冰,裂了。”

  扑哧一声,一旁的江山笑出了声:“忒酸!”

  明显比江山壮一圈的老大,一胳膊搭在了老三的肩上:“这酸话,是他娘谁教给我的?”

  江山一本正经提醒道:“注意素质,注意场合。”

  江海压着声笑道:“在这,你哥我说了算!”

  “你再大点声。”

  江山的声音追着大哥离开的身影,忽然感觉有个关系户的身份也挺好。

  ……

  第二天清晨,出货车间终于将最后一批《浦江日报》,交接完毕。

  马师傅拿起桌上的大算盘晃了晃,看都不用看,伸手就挂在了墙上的钉子上。

  转过身,他在找江山的身影,却发现他正和外面的几位邮递员聊着什么。

  几分钟后,江山目送着一辆辆满载《浦江日报》的绿色自行车。

  刚刚了解的情况,果然就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当下这年月,任何报刊杂志的派送和缴费,都是由邮政老大哥说了算。

  宿舍楼订报只限一楼,二楼以上不送。

  订阅少的地方不送,出了城的当日不送,出了郊区的三五日一块送……

  订报费用必须一年一缴,没有其它选项。

  但一年一收的订阅费,却又按月转给报社,同样没有其他选项。

  日发行量三万份左右的《浦江日报》,每份售价2分,邮局直接扣下每份0.6分的发行费。

  “霸气啊,”

  江山摇了摇头,不得不服。

  他心里清楚,如此霸气的条约,无益于报社的扩展。

  但现实中,这一情况将一直持续到80年代后期。

  印刷厂通向大门的小径上,江山的脚步飞快,这一会他是真的饿了。

  刚踏出大门,就看见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从他身边驶过。

  看见江山时,还“叮铃铃”按响一串车铃。

  江山立刻对着“凤凰”喊道:“同志,一会记着买《浦江日报》。”

  几分钟后,站在国营小吃店里的江山,满面春风。

  早就熟络的女服务员一见是他,立刻面带微笑、热情询问:“还是白浆、油条?”

  “今儿是个好日子,”

  江山同志把两只大饭盒,向前一推:“再给加碗小馄炖。”

  “好嘞!”

  “一会记着买浦江日报。”

  离开时,江山仍不忘提醒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