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北上的“名画篇”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家,看着儿女们纷纷走出门后,江爸和江妈又开始忙孙子孙女了。

  江向南嫌弃小孙子自己吃饭慢,忍不住拿筷子绕了好几卷面条,塞进江小白的嘴里。

  再一看江小白,更像包子了。

  江河淡淡的看了一眼:“放心,小白饿不着的。”

  “那可不一定,”江妈觉得江爸做得很对:“一会送到幼儿园,一关就是一天,还指不定能吃上几口饭呢,全靠早上这顿饱顶着。”

  江爸点头:“你是没看见,小白每天放出来时的吃相,我看得都掉泪。”

  江河默默吃面,不再言语,他天天都能看得见。

  “瞧瞧,这是谁家的小囡囡,”江妈把红发卡给孙女戴上时,还忍不住摸了摸蝴蝶结:“小鱼啊,这是谁给你买的?”

  江小鱼和江小白同时:“三叔~”

  “对了哦,”江妈舒展的笑脸,这一会又开始想儿子了:“也不知道,小仨现在进火车站了没?”

  江爸又给小白塞了卷面条:“放心吧,他这次是北上,不是下乡。”

  浦江火车站。

  江山接过大哥还带着温度的灰色毛线背心,穿上的那一刻才回了些暖。

  “还别说,”江山不得不承认:“这两天好像比前阵子冷多了。”

  他是习惯了夜生活的人,对清晨的气温还算有些概念。

  怎料,一不留神就被概念错负了。

  “你那是没数,”江海把满满一网兜递给江山:“妈说了,让你记着和领导一块吃。”

  “哎。”江山老老实实接了过去。

  老大觉得自己就多余说这一嘴,对谁不放心,他也会对老三放心的。

  江山知道自己来的早,进站时一路慢慢悠悠。

  平日里走街上觉得还好,这一会放眼望去,一水的军绿工蓝,包括他自己。

  不是扛着几大包的,就是坐着几大包的。

  进进出出、走走靠靠,人员密集的程度和后世相比,只多不少。

  所幸,人流是游动的,远没到比肩继踵、震撼人心的场面。

  与1978年年头,小露一手就震惊华外的准“春运”相比,再过几个月,铁老大将迎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运。

  1979年,春节期间旅客的发送量,第一次超过一亿,第一次一票难求。

  也是第一次铁路工人全员全车齐上,货车能停的都停,全都加入为民服务的行列。

  在货箱的拐角围个草帘子,搁个粪桶就是个临时厕所。

  各大主要城市,齐在站前广场搭起活动板房,增加售票窗口。

  不用看守,不用隔离带,条条队伍规规矩矩、井然有序。

  工作人员一边惊叹着从未见过的壮观场面,一边对你说:“同志,介绍信上是几人,就卖几张票。”

  那一年,黄牛已经与时俱进的出现了。

  站台内,一身深藏青中/山装的古铮铮,时不时就瞧一眼身旁的黄华。

  灰色的薄布中/山装、绿军裤,灰色的解方帽、黑边眼镜。

  手上提的一只网兜里,几個油纸包着的鸡蛋糕旁边,还挨着一只写有“农业/学大/寨”的白瓷缸子。

  这家伙平日里的西装领呢?猎装短风衣呢?

  居然连花眼大皮鞋,都换成了千层底的黑布鞋了。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