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 章 江山同志的套路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渐地,305房间的三位看客,已经大概瞧出了江山同志的套路。

  他,总是在一幅沙画刚要完成的同时,将它一把抚平。

  然后,再勾着他们继续看,继续猜……继续过电。

  江山的声音再次响起:“观之如画,恰似飞……”

  画台之上,就在一幅莫高窟的飞天仙女,即将完成的时候。

  古铮铮一把抓住了江山的手:“先别飞了,让我踏踏实实看上一眼。”

  终于,江山的双手停了下来,好久不玩手工艺了,有点手生。

  还好,这个时间点,沙画尚未现世。

  随便一出手,必将惊起一滩鸥鹭。

  更何况,他的沙画造诣还是经得起人民考验的。

  看着终于没再被抹去的画面。

  305房间内的三位看客,先同时舒了口气,紧接着又赶紧仔细瞧了起来。

  这一会,古铮铮抓着江山的手还没舍得撒开,生怕眼前的仙女,再被这小子一把收了。

  “真是不错,”古铮铮看着画台,忍不住夸了一句。

  没想到,平日里视为尘土的的黄沙,在江山的一顿捣鼓后,居然能呈现出如此美轮美奂的画面。

  “这叫沙画,”江山对房间里的三位同志解释道:

  “虽然细小,但是听话,你想让它们组合成什么画面,都成。和一颗颗针角绣出一幅鸳鸯戏水是一个道理。”

  江山尽量解释的通俗易懂。

  如今,无论是插画师,还是广告创作,他都是以绘画的艺术形式展现。

  那么,如果再让江山选择一个广告形式,“画”依然是首选。

  完全符合他,民间艺术者的身份。

  和绣花一个道理?

  古铮铮没再吭声,伸出一只手指在沙台角落的细沙上,略微划了几下。

  暗骂,哪有他说得那么轻巧。

  在新闻单位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的古铮铮,也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绘画形式。

  石画、板画这些常见的不说,一些个铁画、皮画、雕核桃、雕鸡蛋……

  各個称得上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但,都没有眼前这座沙台令他肝颤。

  江山看着古铮铮一声不吭在绕圈,赶紧又跟进了一句: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经年岁月的练习。”

  这次,古铮铮点了点头,表示这还说的通。

  另一边,黄华手扶眼镜弓着腰,看的那叫一个仔细。

  正看得入迷时,眼角瞥见了古铮铮在拐角画得圈。

  不容易啊,不容易。

  别看小江同志嘴上说得那么轻松,背后还只不定吃了多少苦。

  这些知识青年中走出来的牛人,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看着面前这座画台,黄华点了点头,不过江山这个苦吃得还是很值得。

  浦江装潢公司在国内广告业务尚未解禁之前,做得都是对外出口宣传。

  这么多年周旋于世界各国之间,对老外的那些个喜好。

  黄华不说百分之百的了解,也已经掌握了7、8分了。

  除了新、奇、特,就是神秘、稀有、外加得来不易。

  江山这一招,正好齐活了。

  巧了,江山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就曰本这辑丝绸广告来看,后世标准的日系画风已初见端倪。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