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七章:埋下伏笔_重生09:合成系男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不出自己的大飞机”,也是比较常听到的抱怨。

  当然了,其实这个世界上能造民用大飞机的也没几家,能100%国产的更是一个都没。

  不过咱们自有特殊国情嘛,从“打火机垫片”一直叫到“罗经”,最后叫到光刻机。

  好像国内但凡有一样设备还在用外国的,但凡有一样零件还在用进口的,就说明我们路还很长,要认清差距。

  其实国家又累又高兴,累是累在方方面面都第一,这是不给其他人活路么。

  全世界钱都给你挣了?你问问老美,他敢说自己全工业领域第一么?

  高兴是高兴在,这其实是潜藏在每个国人心里的潜意识。

  5000年的底蕴和文明,让很多人觉得,我们理应成为所有领域的第一。

  周瑞一边观察着这架波音737的设计,一边把玩着手上的徽章。

  慢慢来吧。

  ————————————

  周瑞在飞机的上的时候,有些事情也还在发酵中。

  比如杨如彬,回到了京北之后的他,开始为了四象超材料的扩大化应用四处奔走。

  这部分除了调动军工力量以外,还需要一些常规工业力量的支持,来保证供应链、原材料的稳健和可靠。

  “磨刀石计划”,将会是接下来数年里,最重要的军工计划之一。

  于是他来到了工X部,串联上下游企业,熟门熟路的奔走在各个办公室之间。

  在和某个高级别人员闲聊的时候,杨如彬想起了之前周瑞提过一嘴的事情,突然询问道:“咱们的芯片技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对方是对全国工业情况了如指掌的老前辈,大茶杯子一盖,好奇道:“怎么?你们缺芯片?”

  “那道没有,我们军工的芯片都是傻大黑粗的,产能和技术都不成问题,就是好奇问问。”

  老前辈道:“不算太乐观,之前几次尝试产业突围,都失败了,地方上还被骗了不少补贴。”

  “为什么起不来呢?”

  “我们起步晚,也没有形成良性运作的市场机制,企业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出来的东西放在市场上也只是落后产物,无法形成正反馈,就更没人愿意投入了,各个领域基本都是直接去买。”

  其实任何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都绕不开“买”和“造”的博弈问题。

  以前嘛.缺的东西太多,国家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自然是“买”的风气压过了“造”。

  而现在,随着技术上升,逐渐触及到人为的“壁垒”时,就不得不朝着“造”的方向发展了。

  “我们人才方面也比较缺失,虽然全球范围内这个领域顶级人才很多都是华人,甚至不乏我们送出去的,但国内确实没几个.”

  那人瞄了一眼杨如彬:“市场逻辑和军工逻辑不一样,你们是不讲回报,甚至可以不计代价,我们不一样,即便是国家部门,也没有按着企业的头做亏本生意的道理。”

  说着说着,那人狐疑道:“你不会是想用军工思维搞芯片吧?建议你不要白费功夫,没有大市场支撑,是搞不起来的。”

  杨如彬赶紧摇摇头:“没有的事情,只是之前和一个专家聊起过这方面,好奇现在是怎么个状况。”

  “那就好,军工逻辑搞点大动作还行,搞这种精密的,搞不了的。”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