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种棚老户算细账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移民区也近了,已能看到联排的温室。

  他想到回民勤途径的小镇路上,机井日夜不息的抽着地下水,漫灌着农田里的耗水作物。

  “出去说,出去说。”

  沙棘和瀚海红麻的种子都非常轻。

  郭阳也觉得这账算的好。

  即使他这是大果沙棘,千粒重也才20g,500斤就是1250万颗种子,红麻也是差不多数量。

  “你要是一个温室能卖2万,你也受欢迎。”

  “要说种菜,那还得是老丁。”

  宁小婧的声音传来,汇报了一下最近的工作进展以及需要特批的事项。

  等郭阳出来时,村民们还没散去,郭阳还能听到他们在议论。

  又过了会儿,老丁当着所有人的面,细细的算起了他的账。

  李奇笑道:“交给我,老板你就放心吧,来民勤3年,我老李那是有口皆碑。”

  回过神来,郭阳觉得这丁老汉是个极好的人选,如果他见到大领导会怎么说?

  闲聊了会儿后,郭阳问道:“在你看来,日光温室有什么好处?”

  看到一群人乌央乌央的涌进他的棚里,急得直跳脚。

  “别进来了,苗给我踩死了,我的蜜瓜还有半个月可就能采摘了。”

  各子公司和基地都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示范会、宣传会、收获节等等都在紧密的筹备着,几乎每天都有方案、申请、邀请发到集团总部。

  “在民勤种小麦,一个泡地水,两个苗水,最高亩产900斤,0.75元每斤,卖675元钱,除去种子化肥136元,机械费100元,水费280元,每亩净收169元。每亩小麦需水450方,单方水净收入0.376。

  不过这会儿,不少人都聚集在了温室前的宽敞道路上。

  只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主办方还在吊着,可能要11月才会进入最后阶段。

  不过也值得,俩哥们加起来花了四百多自然能量,随便一算都是上亿的资金砸出来的。

  “李经理,这批苗得盯好了,同时繁育速度也要加快,能扦插的时候就早点扦插。”

  老丁是一名普通老汉,古铜色的肌肤,脸上皱纹密布,还带着汗珠。

  但陆汉斌终归是一个公司的老总,想到这小子每次开着皮卡去县里市里开会、面见领导。

  这就还剩下一千多万斤种子。

  沙海农牧的图标一晃而过。

  “还是要注意,这两种子不一样,间苗的也尽量别扔了。”

  工人已分成两块区域,沙棘和瀚海红麻都播好了种,正忙着浇水。

  另外9-10月是丰收的季节,辣椒、玉米、小麦、大豆,牧草等。

  郭阳也不惧,有说有笑的搭着话,村民好像也没啥诉求,就是过来看稀奇,凑热闹。

  “大伙儿早知道了,老丁你还藏着捏着呢。”

  “对啊,前些年春秋经常都是上万人去压沙,也就这两年移民点越建越远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