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章 医术切磋_九阳医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自己一通,姜海超说道:“好,我答应你。”

  “空口无凭,先立个字据吧。”苏阳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好。”

  两人当场立了字据,一式两份,签了名,按了指印,还找孙老主任做了担保人。

  毕竟,五百万不是个小数目,姜海超还担心苏阳会不认账呢。

  “现在好了。你想怎么切磋?”苏阳问道。

  “很简单,各随机挑选十个病人,然后以‘望闻问切’四法,给病人诊断病情,再写出治疗方案。若是中药配方,写出对应的药材和剂量。若是针灸,写出对应的针灸穴位。让孙老主任来当我们的裁判。限时一个小时,最终准确率高者胜出。如果准确率一样,用时少者胜出。”姜海超大声说道,气势十足。

  “没问题,现在就开始吧。”

  连思考都没思考,苏阳就答应了。

  其实想想,能切磋一下医术,证明自己的医术,也挺好。

  毕竟,只前天治愈了一个病人,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难以服众。

  孙老主任很乐意当这个裁判,就由他给两位医生每人分配了十个病人,都是随机的,因为没诊断之前,他也不是很清楚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这样的话,也就无所谓偏袒一说。

  姜海超自信满满的看了苏阳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中医重在实践,接触的病人越多,积累的经验才会越多。

  尤其“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更需要为医者亲身去体会去,去研究,去总结,才能渐渐摸索出门径,否则就是把信条背得滚瓜烂熟,也无用。

  所以为什么社会上会流传,中医越来越吃香的说法,原因就在这里。

  相较于西医,中医更注重实践,更注重经验的积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有变通思维。

  他不相信苏阳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积累的经验能比他还多。

  比赛在各自的办公室内进行,互相不受影响。

  第一个走进姜海超办公室的是一个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老者。

  二十年的行医经验,让他只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了大概的病情。

  老者面色呈现病态红,像是喝醉酒了一般,舌头暗红,舌苔薄黄,这是肝气偏旺,气郁化火,肝阴暗耗的表现。

  然后又切了切脉,问询了几句话,便提笔在纸上写下:肾气亏损,肝阴损耗,面红口红,吃饭乏味,白天耳鸣易怒,夜里失眠多梦,……

  再接着开出方子: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以天麻钩藤为引,辅以石决明,川牛膝,夏枯草……

  仅仅三分多钟,第一个患者的诊断和方子都写好了。

  一小时内诊断十个病人,平均一个六分钟。他这第一个病人就节省了两分多钟。

  一秒钟不敢耽搁,紧接着就把第二个患者叫了进来。

  这就是老中医的厉害之处,经验丰富,“望闻问切”四种手段,有时候只用两种或三种,就能把病情推敲出一个大概了,省却很多时间。

  这时,苏阳还在给第一个病人诊病呢。

  病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不停打喷嚏,症状很明显,就是感冒了。

  像这种小病,简直就是送分题,两分钟内就能搞定,可是苏阳足足耽误了五分钟,才叫唤第二个病人。

  不仅沈佳佳急,孙老主任也跟着急。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孙老主任心里还是向着苏阳多一点,希望苏阳能赢。毕竟苏阳被引进医院,他也出了不少力的,不想被打脸,引了一个伪神医进来。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