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节 楚庄之谋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亮相的吴国,以及后来的越国,此时都是楚国的盟国。

  好了,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此时与楚国结盟的国家主要有蔡国、吴国、越国、秦国。

  与晋国结盟的国家主要有宋国、郑国、鲁国、卫国、曹国、燕国、许国、邾国、杞国、纪国等国。

  表面上臣服晋国但内心不服的主要是齐国。

  对晋国来讲,还需要考虑的一个国际关系便是北狄,尤其是北狄中的赤狄,现在是晋国的重要敌人。

  刚刚坐上晋国国君之位的晋景公屁股还未坐热,春秋江湖又出事了!公元前600年,楚国又北上了,根据楚庄王的战略,楚军的进攻方向当然是郑国。

  作为中军元帅,郤缺二话不说,率联军便奔赴郑国,并且在郑国的柳棼击败了楚军!

  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史料的记录实在太简单了,而且,不同的史料记载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说是郤缺率联军击败了楚军,有的说是荀林父率联军击败了楚军,还有的干脆就说郑军自个儿击败了楚军。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柳棼之役,楚军是败了。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楚军虽然败了,但不象一般的诸侯国一样,既然败了,便消停个一段时间。

  但楚国不,楚庄王根本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军事失利,史料记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楚军连续进攻郑国。

  我们在《楚国风云》里,已经很清楚地整理出了楚庄王进攻郑国的战略意图:北上中原必然先得郑国,而得到郑国对楚国来讲是很轻易的,但这不是最终目的!

  楚庄王的最终目的是击败晋国,以报当年楚国在城濮之战中的大败之仇,从而确定新的中原霸主。但晋军貌似很忌惮楚军,所以往往是要么不接触,要么就小规模的打一仗。

  楚庄王需要的是晋国三军与楚军的终极一战,一战而定天下谁为霸主那种级别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楚庄王不断示弱,在小规模的对晋作战中,屡屡败北,这便助长了晋军某些将领的骄横之气。

  这是谁也未曾想过的,是啊,晋国这么强大,打谁谁就会服,连楚军也屡屡败北。但谁会想晋国的强大背后,正是陷入了楚国这位现任英明国君楚庄王精心摆下的一盘大棋局呢?

  所以,当尽管楚军在柳棼之役被晋郑联军击败,但很快又卷土重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楚国是如何图谋郑国的。

  公元前600年,楚伐郑,晋国由代行中军元帅郤缺率军援郑,双方爆发柳棼之役,楚军败。

  公元前599年,楚再伐郑。连续几年被楚国打击的郑国实在是受不了了,郑国决定表面上臣服一下楚国,以免受连续的兵祸。

  但晋景公听说郑国臣服了楚,非常生气,立即组织了联军讨伐郑国。这一次,是由刚在两年前提拔为上军帅的士会率领晋军讨伐郑国,郑国一看惹怒了盟主,只好立即表示归顺晋国。

  楚国一看郑国这根墙头草又倒向了晋国,于是再次举兵北上,与晋国联军在郑国的颖北(即颖水之北,约在今河南禹县北)爆发了战争。结果是按楚庄王的战略意图而走的:楚军败走。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再次发兵讨伐郑国,郑国这一次干脆不抵抗了,直接表示归顺楚国。楚军撤退后,郑国又立即派人赴晋国说明原因,与晋国再次结盟!

  请收藏:https://m.fk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